石材樓梯的坡度參數
時間:2016-01-15 15:46:45 點擊:次
樓梯的坡度
樓梯坡度的確定,應考慮到行走舒適、攀登效率和空間狀態因素。
梯段各級踏步前緣各點的聯線稱為坡度線。坡度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即為樓梯的坡度(這一夾角的正切稱為樓梯的梯度)。室內樓梯的坡度一般為20度-45度為宜,最好的坡度為30度左右。特殊功能的樓梯要求的坡度各不相同。例如爬梯的坡度在60度以上,專用樓梯一般取45度-60度,室內外臺階的坡度為14度-27度,坡道的坡度通常在15度以下。一般說來,在人流較大、安全標準較高,或面積較充裕的場所樓梯坡宜平緩些,僅供少數人使用或不經常使用的輔助樓梯,坡度可以陡些,但最好不超過38度。
踏步尺寸
踏步的尺寸一般應與人腳尺寸步幅相適應,同時還與不同類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關。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寬度。踏步高度與寬度之比就是樓梯的梯度。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數值,給出一個恰當的范圍,以使人行走時感到舒適。實踐證明,行走時感到舒適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較不而寬度較大的。因此在選擇高寬比時,對同一坡度的兩種尺寸以高度較小者為宜,因行走時較之高度和寬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但要注意寬度亦不能過小,以不小于240mm為宜,這樣可保證腳的著力點重心落在腳心附近,并使腳后跟著力點有90%在踏步上。就成人而言,樓梯踏步的最小寬度應為240mm,舒適的寬度應為300mm左右。踏步的高度則不宜大于170mm,較舒適的高度為150mm左右。
同一樓梯的各個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寬度尺寸應該是相同的,尺寸不應有無規律的變化,以保證坡度與步幅關系恒定。 3、梯段寬度 梯段寬度一般由通行人流來決定,以保證通行順暢為原則。單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800-900mm;雙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1100mm--1400mm;三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1650--2100。如更多的人流通行,則按每股人流增加550+(0-150)mm的寬度。當梯段寬度大于1400mm時一般應設靠墻扶手,而當樓梯上超過4-5人股人流時一般應加設中間扶手。
步高
如果樓梯洞口的空間充足,那樓梯的樣式可以有很多選擇余地,但是如果空間較有限,那就需要考慮到樓梯的樣式,以節省空間。
樓梯的踏步之間的高度差稱為步高,步高需要考慮到人行走的舒適度,如果有年紀大的或者兒童,就必須謹慎設計步高。過高的步高,行走起來會感覺很累。樓梯的步高需要整體一致,忌有高差,頂多在頭尾2級可以有適當的調整。
高差的調整放在頭尾2級是有根據的,一般人在起步的時候都較謹慎,而行走到中間的時候對步高和步寬都有了解后,就按先前的規律行走,從而放松了謹慎。所以在中間部分的步高應該一致。而頭尾2級的步高差也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不可差別過大。
扶手高度
樓梯扶手高度國家標準,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0m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0.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