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明代石雕牌坊的詳細介紹
時間:2015-08-08 16:15:48 點擊:次
一座明代石雕牌坊的詳細介紹
今日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座明代石雕牌坊,該坊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是旌表當時的兵部尚書王象乾及其王家祖上四代人對大明朝的耿耿忠心和做出的顯赫功績。磚坊氣勢宏大、廡殿式檐樓,坊體的石雕細膩壯美。
山東桓臺的“四世宮保” 石雕牌坊,是目前省內尚存的唯一一座明代石牌坊,據史料記載,石雕 是我國傳統民居建筑中三大雕刻形式之一,石雕首先要求石頭的質量要高,以及其后的打磨、上樣、刻樣、打坯、出細到磨光,有一套規范的程序,“四世宮保”牌坊的石雕與坊體砌筑工藝相結合,精美的雕工,使各種裝飾造型,花草鳥禽,云龍瑞獸,皆表現得神采奕奕,次間壁柱上的人物雕刻,獨具一格,人物造像姿態端莊,面部表情豐富,站立云頭頗有仙風道骨之氣。
與其他的石雕牌坊不同,磚砌的“四世宮保”牌坊不是靠落地柱承重,而是建有三個拱形門洞,門洞進深3米以上,中間一個較大,以往可以通過行人或車馬,同時烘托建筑的空間環境氣氛,其本身的裝飾性,起到了美化空間環境的效果。而受其影響所形成的許多習俗,則更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從曾經搭建的重大節日中用的彩門,到現如今婚慶用的彩虹門,從中都可以感受到石雕牌坊的影子。兩邊的小拱門建在巨大的石基座上,不具備通行的功能。拱形結構能承受比平板結構更大的壓力。
該牌坊的另一特色在于其磚雕斗拱,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特性突出、工藝復雜,有很好的裝飾作用,其優美的立體形態使檐樓的整體效果顯得更加雄渾壯麗,令人贊嘆。同時斗拱雕刻將檐口部分壘疊組拼得密不透風,加強了牌坊整體的厚重感,這與石牌坊的檐樓部分處理形成鮮明對比。
由于材料和結構的不同,石雕牌坊的檐樓部分多為通透輕巧的結構形式,這樣做一是為了美觀需要,將檐口部分簡化,使檐樓看上去更加輕盈,二是出于結構安全需要,由于牌坊建筑的特殊體型,減輕坊體的重量是石坊必須考慮的。資料顯示明清時期的牌坊曾經遍布山東省內各地,據德州文史資料記載,僅明代德州城內就有各類牌坊49座。
不過并不是說石雕牌坊這種古老的建筑類型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牌坊在除掉其封建色彩之后,作為一種建筑小品有很好的空間標識意義,只要在相應的環境中,就會界定建筑外部空間環境,又具有引導和空間分隔的作用。
古典主義石雕牌坊指的是-古典主義是17世紀歐洲文學藝術中開始流行的一種藝術思潮,其藝術家均醉心于用古代石雕藝術的形式表現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今日小編給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它起源并興盛于法國,在其他各國和各個藝術領域都有不同的表現。古典主義石雕在17世紀的歐洲石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雕塑家有柯伊塞佛和日拉爾東等。
洛守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基礎的美學傳統和美學觀點,把古希臘羅馬的作品奉為典范,借古人來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作品強調規范化,追求和諧、均衡、明晰、嚴謹和理想化。古典主義石雕制作上的特點是:一、政治上擁護王權,作品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宣揚個人利益應服從國家整體利益,主張國家統一。二、崇尚理性,蔑視情欲。
石雕牌坊作品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重要的有名人紀念性石雕作品石雕作品、園林石雕作品、街景石雕作品,以及城標等.
與架上石雕作品不同,大型石雕作品有它獨特的語言特點,它要有鮮明、明確的影像,讓來白四面八方、遠近不同距離的觀賞者一眼就被它抓住,為它所打動。
石雕牌坊作品是雕塑家與工程建設專家合作的成果,是百年大計,需要充分規劃、論證、穩步發展。急于求成,粗制濫造就會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造成城市的精神污染。
作為公共藝術,室外大型雕塑的設計、建造,必須充分研究它與周圍環境的聯系.無論是主題的確定,形象的設計,材質的選用,體量、高度,都要作為環境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進行周密的設計。
上一篇:石材材養護中的清洗翻新及防護要點簡介 下一篇:石雕牌坊的獨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