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的標準
時間:2015-12-29 15:54:37 點擊:次
放射性輻射強,對人體會產生危險;微弱的放射性輻射,對人體反而有益,那這兩者之間界線是多少?這是問題的關鍵。下面是石材放射性的界線值:
1、在《天然石材產品放射性防護分類控制標準》(JC518-1993)中按放射性比活度高低,把天然石材分為3類:
A類產品:同時滿足CeRa≤350Bq.kg-1,CRa≤200Bq.kg-1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B類產品:同時滿足CeRa≤700Bq.kg-1,CRa≤250Bq.kg-1,不可用于室內飾面,可用于其他一切建筑物內外飾面。
C類產品:僅滿足CeRa≤1000Bq.kg-1,可用于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外飾面。
比活度大于C類控制的石材,可用于海堤、橋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不高于當地天然放射性水平的石材,可在當地使用,不受本標準控制。
1996年,我國有關部門在福建和廣西兩地實測石材的放射性,A、B類石材的放射性值分別為1mSv(劑量當量)和3mSv,與自然狀態下天然放射源對成年人的基礎放射值(年均劑量2mSV)相關不大,另據資料,放射性值連續五年在20mSV時,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損害。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和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新建議模式和參數,使用建筑材料(包括石材)增加了室內輻射劑量水平,但只要引入的附加劑量小于5mSv/a,是可以接受的。
《國家建筑材料放射性防護標準》(GB6566--2000)還規定:對于板厚2.5cm以內的石材和8g/cm2以下的建材,即使測定的放射性為B類,也可作為A類使用,即放寬了一級。因此通常居民只在起居室內裝飾1—2cm厚石板材,一般不會達到每年5mSv的附加量。
2001年我國又制定了石材放射性的新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見附件十七),從而廢除了前幾個標準。新標準中仍把石材的放射性分成A、B、C三級,但其限值作了較大的放寬,根據JSC18-93標準,我國現有90%的花崗石產品符合A級的上升到96%,因此相應的其他要求也作了放寬。
我國制定的放射性標準是世界上最嚴的之一(僅與波蘭一樣),這是第三次放寬了,一次次地放寬,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至今還未發現我國哪個石材品種因放射性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劑量限值不是安全和危險的分界線。在“可接受的”與“不可接受的”(即會產生危害)之間,還有一個“可耐受的”區間,這個區間的上限還未見有稀料。
根據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朱立先生資料,職業照射:不超過下列限值,連續五年以上年平均有效劑量20mSv,任何一年份內有效劑量50mSV。是可以接受的。
人為的放射性濃縮后發生的輻射與天然條件下產生的輻射是不同的。重慶大學黃大富教授指出:“天然放射性核素衰變要上兆伏能量,而我們日常的電能最高也不過380伏,天然物質只要人類不去分解它,它對人類是沒有傷害的,不然就達不到生態平衡。”據此可能找不出(或沒有)天然石材放射性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與不傷害的界限值,即天然石材的放射性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因此也不存在這個限值。
1、在《天然石材產品放射性防護分類控制標準》(JC518-1993)中按放射性比活度高低,把天然石材分為3類:
A類產品:同時滿足CeRa≤350Bq.kg-1,CRa≤200Bq.kg-1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B類產品:同時滿足CeRa≤700Bq.kg-1,CRa≤250Bq.kg-1,不可用于室內飾面,可用于其他一切建筑物內外飾面。
C類產品:僅滿足CeRa≤1000Bq.kg-1,可用于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外飾面。
比活度大于C類控制的石材,可用于海堤、橋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不高于當地天然放射性水平的石材,可在當地使用,不受本標準控制。
1996年,我國有關部門在福建和廣西兩地實測石材的放射性,A、B類石材的放射性值分別為1mSv(劑量當量)和3mSv,與自然狀態下天然放射源對成年人的基礎放射值(年均劑量2mSV)相關不大,另據資料,放射性值連續五年在20mSV時,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損害。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和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新建議模式和參數,使用建筑材料(包括石材)增加了室內輻射劑量水平,但只要引入的附加劑量小于5mSv/a,是可以接受的。
《國家建筑材料放射性防護標準》(GB6566--2000)還規定:對于板厚2.5cm以內的石材和8g/cm2以下的建材,即使測定的放射性為B類,也可作為A類使用,即放寬了一級。因此通常居民只在起居室內裝飾1—2cm厚石板材,一般不會達到每年5mSv的附加量。
2001年我國又制定了石材放射性的新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見附件十七),從而廢除了前幾個標準。新標準中仍把石材的放射性分成A、B、C三級,但其限值作了較大的放寬,根據JSC18-93標準,我國現有90%的花崗石產品符合A級的上升到96%,因此相應的其他要求也作了放寬。
我國制定的放射性標準是世界上最嚴的之一(僅與波蘭一樣),這是第三次放寬了,一次次地放寬,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至今還未發現我國哪個石材品種因放射性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劑量限值不是安全和危險的分界線。在“可接受的”與“不可接受的”(即會產生危害)之間,還有一個“可耐受的”區間,這個區間的上限還未見有稀料。
根據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朱立先生資料,職業照射:不超過下列限值,連續五年以上年平均有效劑量20mSv,任何一年份內有效劑量50mSV。是可以接受的。
人為的放射性濃縮后發生的輻射與天然條件下產生的輻射是不同的。重慶大學黃大富教授指出:“天然放射性核素衰變要上兆伏能量,而我們日常的電能最高也不過380伏,天然物質只要人類不去分解它,它對人類是沒有傷害的,不然就達不到生態平衡。”據此可能找不出(或沒有)天然石材放射性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與不傷害的界限值,即天然石材的放射性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因此也不存在這個限值。